家人被抓了,家属应该怎么做?
本文转载自“善言法务”微信公众号
公安机关敲门,带走了亲属,这一幕常常发生在电视情节当中,但也常常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一幕时,都会很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今天法小妹就带大家来学习普通刑事犯罪中你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常识。
1、立案侦查阶段
首先,你需要知道,亲朋好友羁押并不代表他确实犯了罪,只是涉嫌犯罪,因为人民法院并没有判决,这属于立案侦查阶段,对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家属在刑事拘留决定后的24小时内,会收到《拘留通知书》以告知家属其被拘留的原因和羁押地点等,一般拘留三日后(特殊情况下会延长),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4条的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如果听说家属被抓,又没有收到刑事拘留通知书,可以直接向办案机关了解相关情况。
如果家属收到《刑拘通知书》,说明侦查机关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您的家人可能已涉嫌犯罪;收到《刑拘通知书后》可以根据上面的地址送一些衣物和日用品,在看守所里面给TA存点钱;然后与委托的律师见面;你需要知道的是在此期间你是见不到家人的,只能委托律师与其见面了解相关情况。
如果是立案后被羁押,又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让律师办理取保候审,避免家人遭受牢狱之苦。
刑拘通知书一般会向您透露以下信息:(1)您的家人涉嫌的罪名;(2)办案机关和办案人员是谁。
注: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10日内,最长37天,检察机关自侦案件10日内,最长14天,您的家人可能会被检察院批准逮捕或释放。
2、审查起诉阶段
公安机关会将案件呈请检察机关逮捕,此时案件将会移交至检察机关审查逮捕。
检察机关在收到公安机关的呈请逮捕书7日内作出是否逮捕的决定。在检察院作出逮捕决定后的24小时内,家属会收到一份《逮捕通知书》,案件将会重新移交回公安机关进行侦查。
公安机关一般会在2个月内侦查终结。(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
公安侦查终结后,案件将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一般会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15日,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时,案件将被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案件审查完毕后,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提起公诉。
3、审判阶段
人民法院审判阶段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对被告人的案件进行审判,各程序的期限各不一样。
普通程序:适用普通程序审判的案件一般应在受理案件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最长20个月)
简易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的案件应在受理案件后二十日内宣判,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至一个半月。
速裁程序:适用速裁程序审判的案件应在受理案件后十日内宣判,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15日。
如果不服判决,亦可以在收到判决书10日内上诉,案件就会进入二审程序。
另,家人被警方带走了不要惊慌,要积极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